最近市场行情不稳,一些基民的账面浮盈,“秃噜”回去了不少,比如一个基民在基金吧里哭诉,本来今年十几个点的收益,最近的回调让收益只剩三个点了。“得而复失”可能比从未拥有更痛苦。
另外,投资行为学告诉我们,面对浮盈回撤,投资者往往是不太理性的:浮盈时,人们是风险厌恶的,不愿意冒险。尤其“大盈变小盈”时会有卖出冲动,害怕更多损失。那现在到了卖基金的时候了吗?该怎么理性面对基金浮盈回撤呢?
基金浮盈发生回撤该怎么办?
第一:判断回撤的性质
主要看回撤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1、受市场/行业影响。如果是行业主题类的基金,可能受到所处行业的影响;如果行业逻辑发生较大的变化,不看好后续行业发展,那可以卖出止盈;但如果依然看好行业长期发展,那在回撤时继续加仓是更好的策略。但此种方法适合对行业有深入了解的投资者。
2、受重仓股影响。可能是基金重仓的股票踩雷导致基金回撤,这种情况可以观望下,如果只是短期影响,后续基金净值可能继续上涨;
3、受基金策略影响。有些基金本身定位的投资策略就是偏价值,但如果市场风格和基金风格不符,基金净值容易出现较大回撤,但很难有一种风格能做到全天候的上涨,而市场风格也是不断切换的,所以这种情况建议不要换基金,来回切换跟不上行情又容易来回挨打。
第二:审视自身资产组合
对于投资基金而言,市场怎么走确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自身的情况。
如果你的偏股仓位真的很高,即使我们认为之后股市会走强,也应该考虑赎回部分股基。因为我们对股市的预判有可能错,而大类资产配置、各个资产的占比健康才是做投资最重要的事,你自身的情况才是最核心的。
投资基金一定是要用闲钱的,长期可以不用的钱才拿来投资基金,因为基金相对来说,可能偏向于中长期投资,如果不能保证资金的固定,非常有可能导致基金投资失败。如果需要收回资金他用,比如找到了更好的基金需要更换基金,或者有了其他更好的投资项目,或者一段时间无法关注基金,先回收资金等,都是需要赎回的。
第三:定投免去择时烦恼
有时候我们长期看好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但短期觉得涨的太多了之后市场可能会调整,所以想先下车之后再找机会上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择时交易”,但择时又谈何容易呢?成功的择时交易需要做对两次,首先,在我们卖出之后,市场必须有进一步的下跌空间,并且下跌后我们必须在更低的点位上有买入的动作。两次研判只要错一个,整个择时交易就会失败。
上海证券在2020年6月的一则研报中测算发现:选择择时的绝大部分产品投资者回报都落后于产品收益。当市场环境越复杂时,择时的成功率越低,甚至择时创造的正回报水平远小于它造成的业绩拖累。
事实上,投资中择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择时收益都为负,但机构投资者通过选股,仍然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整体收益。
所以,普通投资者试图通过短期择时来躲过回撤是很难的。在净值回撤时,定投有机会让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有机会获得更多“筹码”, 避免受到市场波动的情绪影响。
第四:正视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
受板块震荡影响,前期火爆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出现明显回撤。这是因为行业主题类基金持仓集中度较高,如果板块行业发生大幅波动,主题基金也可能存在回撤的风险。
那么,这些回撤大的基金,是不是好基金呢?
风险与收益相对成正比,越是风险小的基金,整体收益天花板就越低;整体收益水平越高的基金,风险性就越大,需要忍受的回撤可能越大。
面对回撤大的基金,我们真正要考虑的是:收益与风险应该如何去平衡?
一个不变的原则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基金品种和仓位。
如何在回撤里掘金?
STEP 1:普通投资者害怕回撤,但回撤和波动都是投资中无法避免的部分,可以说,无法忍受回撤和波动,就不可能追求较好的回报。面对回撤,要有自己理性的判断:“回撤不可怕,用好回撤,同样可以成为未来收益的来源”。
STEP 2:更倾向于在相对安全区域去尝试,或者是叫左侧建仓。就像当前市场,已经积累了比较大的风险释放,估值已经重新到一个合理区间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勇于进行尝试,这个时候的回撤要远比我们在右侧回撤显得更加有意义。
STEP 3:要把回撤用在底部抄底,而不要用在顶部逃顶。如果在市场较高的点位出现下跌,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待很久才能抚平亏损;而如果这个下跌是在市场相对低点,在此时即便承受了一定的亏损,也能在随后的趋势性。上涨中逐步享受市场回暖带来的红利。
总之,这两天这种程度的市场回调,在历史上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但是基金经理们都“熬”过来了。如果你仍然对未来有信心,对自己选择的基金经理有信心,那就不妨“风物长宜放眼量”。
免责声明: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理财知识,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资讯欢迎关注腾赚网。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