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运营私域」成为重要战略,很多企业纷纷做起来私域。
但是,运营社发现,不少企业虽然搭建了私域的框架,却不明白私域的目标和价值。
这些企业要么是砸重金搭建团队——公众号、小程序和社群样样不落,但是没有结合自身用画像,有侧重点地运营,最后转化效果很差;
要么就是很不走心,甚至出现了下午五点在社群里问候用户早上好,是否要喝咖啡的情况。
《超级用户增长》的作者晏涛老师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做私域的核心目的就是挖掘客户的终身价值,从用户价值的角度讲,20% 的用户可以贡献 80% 的收益”。
不少行业大佬也越来越多地提到,私域生意,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意。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用户,服务好这 20% 的重点用户,才能够得到最大收益。
要想了解用户,「完善的标签体系」必不可少,只有通过不同的标签将用户分层、分群,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化运营。
今天,运营社就来聊一下,在私域运营中,企业该如何搭建适合自己的「标签体系」。
01
为什么要搭建「标签体系」?
要想搭建标签体系,首先要明白标签体系的作用。
上文我们提到,企业通过不同的标签将用户分层分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用进行精细化运营。
在这个环节里,标签的作用有三个:
第一,方便精准推送。
以社群运营为例,运营人员可以根据用户标签不同,自定义推送消息,实现消息精准触达。
这样一来,无论是激活新用户,还是促活老用户,其成功率都能够大大提高。
此外,品牌还能够定期地做一些用户朋友圈、微信群福利活动,定向邀请某个标签的用户参与,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营销的精准性。
第二,帮助观察用户。
对于不少红海赛道的企业来说,合理的标签体系能够帮助自己完善用户画像,精准找到受众群体的直观需求。
比如某化妆品品牌一开始的用户定位是 25 岁到 30 岁的职场女性,因为频频做促销,以其价格优势吸引了一大波 18 岁到 25 岁的学生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标签体系,观察用户群体的变化,及时调整品牌定位,就会导致错失精准人群,后续复购率大幅下跌。
第三,辅助数据分析。
晏涛老师提到过,星巴克曾经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购买 SKU 数据,推算了用户的口味偏好,并以此为基础在 APP 专星送产品端上线了“每日标配”和“懂你喜欢”功能。
“每日标配”使得用户在使用星巴克外卖服务的时候可以高效地做出惯性选择,有效地提升了转化。“懂你喜欢”则可以根据用户的口味习惯引导消费升级(美式→冷萃)或糕点搭售,“优雅”地提升客单。
展开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理财知识,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资讯欢迎关注腾赚网。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