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加值(EVA)是央企经营者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应满足以下三个设计要求:
首先,EVA的设计应该能够引导经营者重视价值创造。这意味着,通过使用EVA作为考核指标,可以激励经营者更加关注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利润。这有助于央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EVA的设计应该剔除经营者不能控制或控制力较弱的客观影响因素。在央企经营中,存在着许多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等,这些因素对经营者的决策和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EVA能够准确反映经营者的绩效,需要将这些不可控因素排除在外,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最后,EVA的设计应该保证整个考核体系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减少与其它考核指标的重复或冲突。在央企经营者考核中,往往存在着多个指标,如财务指标、市场指标等。为了提高考核的有效性,EVA的设计应该与其他指标相互补充,避免重复计算或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评估经营者的综合表现。
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为EVA,它指的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思想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只有当企业的盈利高于其资本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EVA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
具体而言,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净投资资本。其中,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可以通过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再乘以0.75来计算得出。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则是根据企业的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来确定的。
总之,经济增加值作为央企经营者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引导经营者重视价值创造、剔除不可控因素、保证考核体系一致性等功能。通过合理设计和应用EVA,可以更好地评估经营者的绩效,推动央企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