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开始的
民国时期股票发展:
民国时期股票
1914年底,北京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当时孙中山先生觉得创设交易所,可以为革命事业筹措资金,经与倾向革命的上海工商界诸大佬商议后,决定发起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委托张静江和蒋介石等人具体操办,并成立秘密组织“协进社”,专职开展筹备工作。
1917年1月,由孙中山领衔,将拟具的申请开办交易所呈文,报请北京政府农商部核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最终在1920年2月得到了农商部正式颁发的营业执照。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四川路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正式开业,由虞洽卿出任理事长,交易物品有证券、棉花、棉纱、布匹、金银、粮食、油类、皮毛等。当时孙中山先生虽身在广州,但仍寄来“倡盛实业,兴吾中华”题词,以志祝贺。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虽历时不长,但作为我国第一家综合性交易所,其历史意义非同凡响。
新中国成立后股票发展:
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过程,正是以股票为标志性发端,证券史的源头正是体现在股票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股票的定义也有了变化。如今,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也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多为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分为中小企业版,创业版。
与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仍然处于成长阶段。从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到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再到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新中国股市的历史不过短短30年时间。1811年经纪人签署《梧桐树协议》,之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运营,美国股市正式诞生,至今美国股市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股票市场仍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才能追赶上美国股市。
为什么股票都说上证指数,不说深证和创业指数
A股的代表指数即上证指数
对于A股市场来讲,成立时间最早的是上海交易所,在1990年12月19号在上海正式挂牌开始交易。上海交易所成立之初的目的也是比较明确的,主要集结了一大批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国家成立其的目的也为了这些国家的支柱企业筹集发展资金,同时也变换了经营机制。
因此,像中国四大银行、中国石油、贵州茅台等等一大批优质的企业都是A股上证市场的中流砥柱,而且上证市场的企业市值和盈利能力也相对较高,能够代表中国股市当前的整体表现。所以人们在经常讨论股票时,会以上证指数作为一个大方向讨论其涨涨跌跌的情况。
深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的目的则和上证的使命有所不同,简单点来讲,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为了拓宽国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比如说很有中小型企业都选择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第一是因为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审核门槛会低很多,会公司的盈利能力要求会更低,小型的企业即使刚起步盈利能力有限,也能够通过上市融资到更多的钱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像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等公司就是第一批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2004年5月,推出了中小企业板;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启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架构在中国的股市基本确立。从此,中国的股市也开始想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A股的上证指数就和美国道琼斯指数一样,都可以用来衡量股市发展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都会围绕上证指数作为风向标。
因此,如果你在和别人讨论股市行情的时候,讨论上证指数的走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自己在做投资判断的时候,以上证指数为准也是正确的方式。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原创不易,感谢阅读。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关注@杜耶说理财 ,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今天市场的上涨还是下跌,想必大家肯定是指代的上证指数,并且后期市场的参考和预测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也是指代的上证指数,目前跟A股相关的指数相对较多,比如我们平时较为常见的,深成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等。那为什么其他指数不作为A股主要的参考指数呢,基本处于辅助次要的地位呢,下面我们来重点解释下这个问题。
大盘蓝筹在上交所上市
中国股市成立初期,国家为了方便管理,建议盘子较大的个股,央企和国企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而一些私企或者小盘个股建议在深圳上市,后期的一些列发展也逐步凸显出管理层的意图,后期在深交所成立了中小板和创业板,鼓励中小企业在深圳上市。
由于国家的刻意引导和建议下,一些大型的优质的企业,甚至是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都在上海交易所以完成上市,而这些企业的发展好与坏直接决定该行业的好坏。各行各业的龙头都集中在A它们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市场整体的好坏了,那上证指数就能够反应其整体情况,从而市场中的上证指数自然成为了主要的分析方向。而在深圳后期上市的主要是一些科技小盘股,这些企业并不能代表了其行业的整体情况。
比如给大家举个例子,在上交所上市的工商银行和在深交所的上市的青岛银行,青岛银行的发展好坏能够代表银行业整体情况,还是工商银行的发展好坏代表银行业整体情况。例子一举大家自然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了,反应在指数也是这样。
统计样本不一致
上证指数的统计样本是全体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而其他的指数基本都是选取代表性的样本统计而得,统计样本的不一致就会造成市场对指数的选择性。一个是全体样本,一个是抽取样本,自然全体样本更具代表性和参考性了,对于分析市场的整体走势上证指数自然首当其中了。
这里肯定会有投资者会有疑惑了,虽然上证指数是全体样本为主,但是通过加权而得,按照市值的大小来分配权重,大盘权重股影响指数较为明显,而小盘股即使是涨停或者跌停对指数基本上毫无影响。如果今日市场个股出现普跌的状态,反而这时候权重出来拉升护盘,可能指数小幅度下跌或者出现上涨,但今日个股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而这个时候上证指数也不能代表市场的整体情况,这点是很多投资者的疑惑方面,即便存在这一方面因素,上证指数仍旧是主要的参考对象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即便上证指数是通过加权而得,但是起码他采用是全体样本,而深成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都是抽取样本而且也加入权重,在失真会远远大于上证指数。
第二,上证指数是情绪面的象征,今日市场可能出现普跌的迹象,但蓝筹权重的护盘下指数出现了上涨,接下来会带动资金情绪面的好转,可能接下来小盘股在蓝筹搭台的情况,纷纷出来唱戏,所以这个市场上证指数的参考性就相对较大了。
使用习惯
在大家刚接触股市时候肯定对于指数的使用率并不清楚,在市场各大财经媒体,各大财经评论员都是使用上证指数作为后期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投资者都习惯于听取市场的各方面的分析预测和分析方法后,自然也也是逐步接受和运用上证指数作为重要的参考对象,而逐步淡化了其他指数分析。
总结:上证指数的特殊性、普遍性、习惯性造成市场对于该指数分析的重视,而逐步以其他指数作为辅助。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